台灣實質薪資水準從1990年代末期以來,近乎停滯狀態。從經濟發展以及全球化,特別是晚近的大國開放之國際經濟情勢發展的角度來看, 薪資停滯現象,幾乎是所有已開發國家的長期現象, 台灣也不例外。只是進一步觀察可以發現, 台灣相對於其他發展程度雷同的國家, 薪資停滯來得更早更嚴重。準此,我們可以合理懷疑台灣的薪資停滯現象, 有其特殊的成因。根據貿易理論的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,台灣以中國為主要貿易、投資對象乃是主因。 本文針對世界重要的經貿大國(含台灣與中國主要貿易對象),透過實證方法, 探討雙邊實質薪資差異的決定因素,間接探討導致台灣薪資停滯的特徵。主要結論如下: (1) 雙邊貿易與投資關係,顯著地讓雙方的實質薪資差距縮小。所以,台灣與香港由於高度的與中國市場相依, 比他國更為中國的低薪所牽絆。 (2)所得落差大的國家之間,薪資趨近現象,透過跨國投資的作用大於透過雙邊貿易的作用。顯示兩岸的薪資趨近關係,透過兩岸投資所導致者, 大於透過兩岸貿易的衝擊。(3) 保持經濟發展的領先與技術優勢,可以顯著地讓先進國家,拋開被低薪資國的薪資水準所牽絆的困境。
Extent: | application/pdf |
---|
Series: | |
---|
Type of publication: | Book / Working Paper
|
---|
Notes: | Number 14-A012 18 pages |
---|
Source: | |
Persistent link: https://www.econbiz.de/10010942730